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2020年投資績效報告

今年因為肺炎大流行的關係, 整個投資市場震盪的超可怕, 不過因為後期美國政府無限QE大撒幣, 所以即便經濟沒回來, 股市卻也因為這些熱錢狂漲, 然後這波行情大多反應在科技股上面, 這次疫情重壓金融股的我反而沒撿到什麼甜頭, 雖然當初撿金融股的時候就有長抱兩年以上的打算, 不過內心還是有點小不是滋味QQ

下圖是今年年初到12/25的績效表現, 首先是MWR (金錢加權回報率)



以MWR來計算今年績效有11.52%, 不過會有這數字主要是今年有解了一張美金定存保單, 以及把台幣存款拿來加碼才有這數字, 如果看TWR (時間加權回報率), 績效就低的可憐 (2%):



雖然今年的績效這樣看很差, 不過該說幸好去年績效超好, 再加上有把定存拿來加碼的關係, 所以雖然看%數不怎樣, 可是只看收益金額的話其實有賺到去年的一半, 實際看到報表時有嚇了一跳, 深刻的感受到滾雪球的威力是如此的美妙~。

今年的美股大盤指數相比, 道瓊工業表現最差只有5.82%, 標準普爾500則是14.62%, 而科技股指數的那斯達克指數以及費城半導體則是超可怕, 分別有42.71%以及48.69%的漲幅, 以疫情來說雖然帶動了不少科技產業的成長, 不過個人來說還是覺得這漲幅太嚇人了, 尤其是某些科技股漲到本益比幾百甚至破千的, 用常識就覺得這已經不理性到一個極致, 畢竟一家公司到底要成長多快才有辦法趕上那極高的本益比阿... 比起靠營收成長去追上本益比, 股價之後回檔到合理價位可能性還比較大, 不過說是這麼說, 其實是自己不敢買這種高本益比的個股, 所以也就賺不到這種飆股行情了...。



再來直接看今年跟大盤的績效比較圖(TWR), 可以看到今年最慘時績效甚至到-40%:


績效會這麼差主要有幾個原因:

1. 3月股災來的時候, 有近9成的持股全部跌破停損, 而跌破停損後沒幾天因為大盤又飛快漲回去, 就很樂觀的覺得會V型反轉, 然後那時候跌最慘的就屬金融股, 就撿了一堆便宜的金融股, 結果沒想到那時覺得撿到便宜的金融股股價連半山腰都算不上, 雖然撿了便宜10%~20%的金融股, 然而那堆金融股最後有些卻跌了超過50%以上, 這代表至少要漲100%以上才會持平, 導致我的整個投資部位績效虧損一度達到40%。

2. 因為自己的投資方式一直以來都是找好公司撿便宜, 而且都是有閒錢就買好買滿, 今年這波疫情下我也還是一樣完全不留任何現金, 還分別在2、3、 5、 9月從台灣匯錢加碼, 結果加碼的時間點有一半都在最糟的地方(不過實際上我也不會預知未來, 不知道哪個時間點才是好的加碼點, 就像現在明明疫情還是很嚴重, 美股卻依然創新高...)。

不過說實在的, 就算加碼在糟糕的地方, 唯一的欣慰就是我沒有被反覆割韭菜, 因為我相信自己買的公司體質很好, 雖然會因為疫情跟政府政策減少收益 & 虧損一陣子, 可是只要疫情結束, 公司轉虧為盈時, 股價會有很高的機率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另外雖然看起來今年是賺錢的, 可是實際上因為美國大撒幣, 導致美金對台幣狂跌, 今年的匯率跌了快7%, 所以賺的美金還要算上這些匯損, 不過以我來說其實算還好, 因為我本來就打算只有退休的那天才會把美金匯回台幣, 不如說現在美金便宜更是好機會, 讓我有更多加碼的空間!!



最後原本想貼上這一整年的交易清單, 可是發現清單太長了..., 以過去來說, 我只會持有4~6檔個股做分散風險, 可是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市場波動超大, 今年為了分散風險我改持有了10~15檔個股, 雖然因為這樣可以讓非系統性風險降低, 可是金融股大跌那時屬於系統性風險, 所以有分散跟沒分散根本差不多, 不過那時就是金融股最便宜也只想買金融股, 只能說沒辦法嗎...XD

另外因為持有的標的變多了, 所以要關注自己的投資部位就得花更多時間, 為了省這些時間今年反而做了不少幫助自己快速檢視持有跟關注個股的網站, 因為這樣做了不少有用的工具, 算是因禍得福吧~。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一下, 雖然個人網站那塊的部分都是只做給我自己看的就是了~

個人持有 & 關注清單: https://project.zmcx16.moe/?page=investment-stocks

凱利公式 & 個股績效: https://project.zmcx16.moe/?page=investment-formula

美股搜尋過濾網站: https://norn-stockscreener.zmcx16.moe/


希望這次的疫情可以早日平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