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 不踩雷投資法

前陣子買的一本教分析財報的書, 博客來資訊如下:

不踩雷投資法:留意10大跡象,避開地雷股,發掘潛力股,掌握獲利原則



認真說這本書其實蠻乏味的(教分析財報的書好像大多是這樣...), 主要內容就是拿一些財報作假或粉飾太過份的上市公司案例, 教你怎麼事前從財報中看出蛛絲馬跡, 其中本書提到最關鍵的十大跡象有:

  1.將大量成本轉列為資產。
  2.預估庫存量異常→可能有隱蔽公司虧損的危機!
  3.資產負債表中包括大量應計收入→現金流不佳!
  4.資產負債表品質惡化。
  5.商譽(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變差。
  6.靠收購成長的公司→注意併購案常常破壞公司價值!
  7.貸款或壞帳→留心壞帳準備金的問題!
  8.關係人交易→公司可能未遵守嚴格管理標準!
  9.會計師和某間公司走得太近→小心會計師做假帳!
  10.資產負債表與公司活動水平嚴重不符。

下面會分別用書中的例子簡略介紹上述這十項重點:


1.將大量成本轉列為資產

財報三大表中的損益表是用來表示公司這段時間賣了多少產品(營收), 其中扣掉營業的成本, 可以得到營業毛利, 之後再扣掉一些產品間接成本, 像是行銷, 管理, 研發等等(營業費用), 就可以得到營業利益, 最後在扣掉一些營業外支出就是稅前淨利, 扣完稅後就是最終公司賺到的錢, 也就是稅後淨利。

要讓損益表最後的淨利變好看, 要嘛就是提高營收, 不然就是減少成本; 這裡主要探討財報造假成本的部分, 國際會計準則中, 在某些限制的條件下, 是允許將損益表的成本移到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上的, 只要滿足以下條件:
1. 這些成本是某些計畫的一部分, 而且此計畫在技術上可行, 並且未來可被應用及販售。
2. 公司必須有完成該計畫, 即建立無形資產的意向。
3. 必須證明該無形資產在未來可以創造經濟效應, 即該產品必須存在著市場或經濟用途。
4. 公司具備足夠的資源完成開發。
5. 無形資產的支出可以被確實地計量。

簡單來說, 要將公司賺錢與否財報化, 以某些行業來說難度較高, 以製造業或是服務業來說, 生產並賣出多少產品或有多少客人消費就能算出這間公司賺了多少錢; 可是像軟體開發公司, 開發一個大型軟體可能曠日廢時, 如果在一開始就得算進這些開發成本, 那公司的當季或當年的財報就會很難看, 所以才有無形資產這個項目, 讓開發成本可以列入資產, 然後逐年攤提。

從這裡不難想像, 無形資產是無法被精確定量或評估的, 這讓公司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調整財報, 公司可以大大高估自己無形資產的預期利益價值, 或是將自己的內部開發成本轉到無形資產(即便該成本本來應該是列在損益表上), 這樣動動數字損益表就超好看了。

重點: 如果看到財報中無形資產的比例很高, 而且每年一直增加沒有攤銷掉, 那財報動手腳的可能性就很大。


2.預估庫存量異常→可能有隱蔽公司虧損的危機!

這點幾乎每本教財報的書都會提到, 除了像建築公司或很依靠原物料的公司以外(這類公司的高庫存是有意義的, 畢竟是他們生產產品的材料), 如果某間公司的庫存一直增加, 那這間公司可能很有問題, 可能是公司營收不好, 把過剩的產品一直堆庫存, 可是因為不想讓財報難看, 所以一直不願以市價攤銷或重估價。

舉個例子來說, 像是販賣服飾業或運動鞋等公司, 通常當季產品過季後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如果這類公司的庫存很高, 那就可能很有問題, 那些庫存商品可能根本就不值財報上寫的數字。 另外像是電腦類的產品也一樣, 一個5年前10年前的CPU庫存, 最後庫存重估值認列損失時, 那虧損應該超可怕。

重點: 如果一家公司財報的庫存持續飆高, 又不屬於高庫存是有價值的產業型態的話, 那些庫存可能毫無價值, 未來認列損失時會很可怕。


3.資產負債表中包括大量應計收入→現金流不佳!

這點也是分析財報的書常常提到的一點, 不過通常提到的是應收帳款, 而應計收入跟應收帳款的差異如下:

應收帳款: 有開立發票或支票收據, 未來可以跟客戶請款的款項
應計收入: 沒有發票或支票收據, 公司預期收入的預估值

會有應計收入這個項目, 是因為某些公司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交付期間很長, 像是軟體服務會有銷售->交付客戶->執行與測試等等階段, 所以在沒辦法在銷售時就確定實際的金額與款項(畢竟後面的客戶服務也是要視情況算錢的), 所以這項目跟無形資產一樣, 在會計上做手腳的空間很大。

而即便是應收帳款, 也不能保證一定收得到所有的錢, 如果一間公司的應收帳款非常高, 而且換算下來的週轉天數很長, 那就會有經營上的風險, 而且也有可能是公司為了讓當季的營收好看, 跟經銷商說好大量出貨給經銷商, 等財報出來後再讓經銷商退貨, 用這種方式粉飾財報也是有可能。

重點: 如果財報上的應計收入或應收帳款或遞延收入很高或不正常大幅增加, 就有財報作假的可能, 而如果換算下來的週轉天數過長, 則公司可能會有周轉不靈等經營上的風險。


4.資產負債表品質惡化

這邊探討的是資產負債表中有分品質高的資產以及品質低的資產, 要分析這塊就不能只看YAHOO財經那種整理好的財報, 因為財經網上的都是整理過的通用財報, 看不到資產負債表的細項。

以一般通用的資產負債表, 流動資產或是一年內到期的應收帳款, 就屬於品質較高的資產, 因為期間短比較不會有價值差異或拿不到款項的風險, 而長期應收帳款或應計收入就屬於品質低的資產。 不過如果看的是該家公司提供的完整財報, 那你可以看到像是貿易應收帳款, 其他應收帳款等等細項, 就有更多資訊幫助分析資產負債表的品質。

重點: 無, 要看個別公司的財報需要花很多時間跟功夫研究, 每間公司的財報重點又不一樣, 只能case by case分析。


5.商譽(資產負債表的無形資產)變差

商譽指的是當一家公司想併購另一家公司時, 通常會有溢價差, 例如今天A公司花了10億買B公司, 可是B公司的總資產價值只有5億, 而A公司願意花10億買是因為看好併購B公司後可以擴大自己的事業領域, 增加營收以及淨利, 所以願意溢價購買, 不過如果直接把價差的5億一口氣算到虧損上, 那A公司當年的財報就會很難看, 所以會計準則是允許將併購的溢價差作為商譽這個項目, 然後在每年減損折現。

如果今天一間公司是靠大量併購來維持自己的成長, 雖然損益表當下很好看, 可是資產負債表的商譽是要年年減損的, 如果併購後的成長沒有帶來預期的成長, 那未來公司的財報就會不好看, 畢竟花的錢沒有產生對應的價值出來。 而如果併購後反而更糟, 不只營收成長不如預期, 甚至併購的公司其實有沒預期到的隱藏債務, 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甚至有可能導致併購後沒多久公司就破產。

重點: 如果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的商譽佔的比例很高, 需特別注意該公司的併購是否對本業有所幫助, 是不是一筆好買賣, 而如果每年商譽都持續增加, 這代表公司可能是靠併購成長的, 如果都是對本業沒有正相關的併購, 那失敗的可能性就很高。
 

6.靠收購成長的公司→注意併購案常常破壞公司價值!

其實跟(5.)內容差不多, 直接同上!


7.貸款或壞帳→留心壞帳準備金的問題!

這篇書中提到的是一間銀行以及貸款公司的例子, 這兩間公司是用比較激烈的行銷方式在做貸款業務, 所以流動比率很低(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這代表未來壞帳的比例可能也很高, 而果不其然在遇到金融海嘯時, 即便這兩間公司資產是大於負債的, 可是最後果然因為擠兌 + 準備金不足破產。

重點: 如果一間公司的流動比率很低, 那遇到黑天鵝時可能會周轉不靈導致公司破產


8.關係人交易→公司可能未遵守嚴格管理標準!

這邊講的是關係人交易, 如果一間公司是家族企業, 而且有將公司資產或子公司出售給關係人的情況, 那這種公司風險可能就很高, 畢竟就是將公司治理當自己家在亂搞。 

重點: 要查關係人交易只能關注新聞並且看該公司自己發布的財報, 金融網上的財報看不到這類資訊, 只能勤勞點時常關注了...。


9.會計師和某間公司走得太近→小心會計師做假帳!

這章講的是會計師跟公司串通的故事, 就是會計師球員兼裁判亂搞, 雖然裡面有提到一些看的方法, 不過個人感覺方法有限, 基本上要看出來很難...。

重點: 無。 多燒香拜拜自己不會遇到了, 另外就是參考冰山法則, 通常你看到一小角有問題的地方, 水面下看不到的可能跟冰山一樣大, 有看到一點有問題的地方立刻跑就對了!


10.資產負債表與公司活動水平嚴重不符。

最後這章提到的是, 如果財報上的數字跟該公司的活動業務忽然落差太大, 那就是財報造假的警訊! 書中有舉東芝作為例子, 上層為了公司成長給底下業務拋了不可能達成的挑戰, 而底下的人要是達不到挑戰就得走人, 最後底下的人只能靠財報造假的方式來達成上級交付的挑戰, 而造假的方式就是各種樣樣來, 用過高的價格及數量外包業務, 高估庫存價值, 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比率等等, 最後事情被爆出來之後, 估計東芝誇大了近40%的利潤...。

重點: 如果一間公司的財報忽然有大變化, 可是這變化又跟公司的活動不相符, 那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以財報三大表中, 損益表跟資產負債表是最容易動手腳的, 可是現金流量表要造假很難, 以東芝那幾年造假的財報可以看出, 東芝不是一間創造現金流量的公司, 如果一間公司有創造利潤且成長, 可是現金流量卻沒有對應的表現的話, 那造假的可能性就很大。


總算是把書中的十個重點寫完了, 基本上教分析財報類的書真的都蠻無聊的, 然後上面的東西大概有一半以上自己也學過了, 可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學完了卻不去用, 自己每次看財報都草草看過, 用感覺去看財報好不好, 這次寫這本讀書心得其實有點像逼迫自己去條列式重點, 讓自己未來看公司財報時都能條列式分析...。


最後就是每次最期待的慣例分享圖, 順便加上對未來自己的期許, 希望之後自己在選股 & 買進賣出的時候, 都有下面這種感覺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