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2023投資績效報告

2023投資績效: 40.41%

VTI: 26.05%

SPX: 26.19%

QQQ: 54.85%



雖然報酬看起來還不錯, 不過夏普比率只有0.8大輸大盤指數, 代表這些報酬是靠風險換來的, 高興不太起來...。

績效細項如下:

  • 股票績效: 32.7%
  • 選擇權績效: 14.7%
  • 劵商利息&其他費用: -7.2%
  • 股息:  11.5% (有1/3是ZIM的配息...)

上面的股票績效&選擇權績效如果把變壁紙的SBNY算進去的話(畢竟交易時是擠兌危機前, 行權的時候已經是壁紙...), 實際上要在轉移11%左右(股票: 43%, 選擇權: 3%)

---

  • 未實現: -55.7% 
  • 已實現: 50.6%  (股票: 37.4%  選擇權: 13.2%)

Note. 上面的細項%是自己用年初帳戶市值換算的所以不一定完全準確, IB的活動報表沒辦法看未實現&已實現細項%, 超麻煩...。


近五年績效:


開戶到現在累積報酬還是輸大盤, 主要還是因為認真投資是這幾年的事, 剛工作1~2年沒特別花心力在投資這塊, 還踩到一個深海鑽油公司暴死的雷, 後來才開始自己認真做投資工具&投資(&薪水開始有餘裕多投入進去)。


總結完畢, 再來是落落長的心得:

今年是個神奇的一年, 一方面是經歷去年的空頭後整個大起飛(尤其是科技股相關); 另一方面則是今年的美國銀行擠兌危機導致數間銀行倒閉, 我還踩到了其中兩間銀行(SBNY&FRC)導致股票變壁紙, 資產的15%直接歸零..., 然後自己也因為銀行危機太早把科技股轉換成銀行&消費類股, 導致今年初的績效直接歸零甚至還一度變負的...。

不過因為自己的投資準則就是買績優公司撿便宜當股東, 只要基本面沒有根本性變壞就一直持有(當然也有各種例外的時候, 就是當個凹單仔XD), 原本想說銀行&消費類股可能要凹單個兩三年, 沒想到今年底就解套了。 雖然解套很開心, 不過也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資策略, 今年跟往年相比, 有太多的看對但抱不住, 只能繼續改進檢討(今年要檢討的地方跟過去比真的太多了...), 希望能早日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再來會針對幾個交易事件紀錄說明&交易策略分析檢討:


2023年初:  2個月績效就+48%

去年整年科技股持續破底, 去年底的時候看科技股真的有夠便宜, 就用自己的投資網站過濾出長期營收&獲利正成長的科技公司or成長股, 然後把一些價值股賣掉轉投資這些低檔的成長or科技股:

  • ADSK 買:191.6 賣:192.22 (已實現:0.32%) 現市價:243.48(成本市價差:27%)
  • AMD  買:75.95 賣:96.79 (已實現:27.4%) 現市價:147.41(成本市價差:94%)
  • AMZN 買:84.66 賣:125 (已實現:47.6%) 現市價:151.94 (成本市價差:79.5%)
  • ANSS 買:241.97 賣:293.125 (已實現:21.14%) 現市價:362.88 (成本市價差:50%) 
  • ASML 買:569.13 賣:669.91 (已實現:17.7%) 現市價:756.92 (成本市價差:33%)
  • CRM  買:149.6 賣:171.26 (已實現:14.48%) 現市價:263.14 (成本市價差:75.9%)
  • GOOG 買:91.2 賣:124.02 (已實現:35.97%) 現市價:140.93 (成本市價差:54.5%)
  • NFLX 買:248.65 賣:345 (已實現:38.7%) 現市價:486.88 (成本市價差:95.8%) Cover Call行權
  • NOW  買:441.02 賣:406.43 (已實現:-7.84%) 現市價:706.49 (成本市價差:60.2%)
  • QCOM 買:119.75 賣:124 (已實現:3.55%) 現市價:144.63 (成本市價差:20.8%) Cover Call行權
  • WDAY 買:171.27 賣:174.81 (已實現:2.07%) 現市價:276.06 (成本市價差:61.2%)
  • ZTS  買:149 賣:161.54 (已實現:8.42%) 現市價:197.37 (成本市價差:32.5%)

P.S. 上述有不少標的是分批買進&賣出的, 為了方便買進只寫平均成本, 賣出只寫最後一次賣出價。 上述除少部分大多數都是3~4月賣出。


看到上面的已實現跟成本市價差, 真的是買得準賣得蠢(另外有一部分是Cover Call被行權, 這塊檢討留到後面再說...), 會這麼早賣的最主要原因, 就是隨後3月發生的銀行擠兌危機..., 導致我的IB槓桿率一度最高到2倍左右, 雖然我的IB帳號可以開到4倍多槓桿, 可是我不想承受這麼大的風險, 於是就決定早早賣出降低槓桿率...。

我自己偏好的槓桿率是0~50%最高不要超過100%(隨大盤DrawDown調整), 如果是短時間大量行權到200%是極限, 超過200%我就會立刻賣出部分持股, 畢竟我的目標是長期持有當股東, 選擇權交易為了活用資金, 短時間的槓桿以我個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遇到黑天鵝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住, 還是得看這隻黑天鵝多大隻就是...)。


銀行擠兌危機事件:

這次的銀行擠兌危機發生前, 我有Sell Put不少銀行股, 雖然我有分散交易&分散行權時間來降低行權風險, 不過想法還是太天真了, 當時為了多賺點權利金, 分散好幾檔都是銀行股, 然後同一個銀行股又交易好幾個不同時間的合約(隔週~一個月左右行權), 然後這次的銀行擠兌危機是整個銀行產業股價都被拖累, 導致我幾乎所有銀行股合約都被行權, 然後被行權的量又是我想持有的量的1~4倍, 變成我的資產分布光是銀行股就瞬間超過50%...。

於是就面臨了三選一問題, 是要認賠銀行股, 還是要把手邊的科技&成長股獲利了結, 或是繼續維持高槓桿, 當時的我選了賣出科技&成長股, 想說這類股已經漲了不小, 短時間上檔獲利有限, 然後手邊被行權拿到的銀行股大多數都是超大間的銀行(BAC,BK,C,WFC), 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放任擠兌危機持續擴大, 沒想到科技股後面會漲的這麼兇猛, 沒賺到最主要的波段...QQ 

幸虧銀行股後來大多數也回來了, 在不想維持超過200%高槓桿率的情況, 不管選哪邊其實都不算錯, 真的錯的還是我過度交易的選擇權合約..., 後來我也更謹慎控管選擇權交易, 產業更分散而且每個標的就算行權也都不超過5%資產。


持股變壁紙成就解鎖:

再來該說說最心痛的部分了, 這次銀行擠兌危機大銀行只要肯等待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小銀行就不好說了, 偏偏銀行擠兌危機發生前, 我手邊也是有小銀行的Sell Put合約(SBNY, CMA, ZION), 恩...就是倒閉了那間SBNY標誌銀行, 而且我還有兩份合約, 所以被行權時SBNY已被監管, 資產的10%直接歸零變壁紙...。

SBNY是銀行擠兌危機之前交易的合約, 這個要怪說自己運氣太雖小還說得過去, 不過這次銀行危機之後, FRC第一信託銀行也是當時存款外流嚴重的銀行, 當時看到新聞寫許多大銀行提供資金應對FRC存款外流問題, 想說這麼多大銀行當靠山應該是穩的, 就投入了總資產的5%買進, 沒想到之後財報公布存款外流太嚴重, 財報公布沒兩天就被擠兌到監管了, 人生第二檔壁紙沒想到實現得這麼快...。

SBNY&FRC讓我的資產瞬間蒸發15%, 加上手邊被行權的銀行股持續下跌, 讓我今年的績效瞬間歸零甚至變負的, 不過幸好預期降息來的比想像得快, 雖然變壁紙的部分回不來, 至少大多數銀行股都漲回擠兌危機前, 我的資產分布中的銀行股也從超過50%降到20%以下, 回到了我覺得舒適的產業配置比例, 以下是這次銀行股相關的交易:

  • BAC  買:30.89 賣:31 (已實現:0.36%) 現市價:33.67 (成本市價差:9%)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 C    買:44.73 賣:46 (已實現:2.84%) 現市價:51.44 (成本市價差:15%)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 CMA  買:62.5 賣:(已實現:%) 現市價:55.81 (成本市價差:-10.7%) Sell Put
  • FRC  買:13.82 賣: (已實現:-100%) 現市價:0 (成本市價差: -100%)
  • SBNY 買:74.27 賣: (已實現:-100%) 現市價:0 (成本市價差: -100%)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 WFC  買:39.87 賣:42 (已實現:5.34%) 現市價:49.22 (成本市價差: )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 ZION 買:42.5 賣:42.5 (已實現:0%) 現市價:43.87 (成本市價差: ) Sell Put & Cover Call(預計)行權

目前FRC(代號已改為FRCB)&SBNY已移到OTC場外交易, 基本上賣了也是浪費手續費, 留倉做個紀念隨時提醒自己這次的事件了XD




另外從上面的交易可以看到大多數都是Sell Put & Cover Call被行權, 這邊留到後面在檢討...。


目前虧損不小的持股:

  • AAP  買:91.42 賣: (已實現:%) 現市價:61.03 (成本市價差:-33.2%) Sell Put行權
  • ALB  買:173.75 賣: (已實現:%) 現市價:144.48 (成本市價差:-16.8%) Sell Put行權
  • ILPT 買:17.25 賣: (已實現:%) 現市價:4.7 (成本市價差:-72.8%) Sell Put行權
  • MPW  買:6.24 賣: (已實現:%) 現市價:4.91 (成本市價差:-21.3%)
  • SID  買:4.54 賣: (已實現:%) 現市價:3.93 (成本市價差:-13.4%)
  • ZIM  買:40.74 賣: (已實現:%) 現市價:9.87 (成本市價差:-75.8%)  Sell Put行權

首先ILPT是去年交易繼續持有留下(細節在去年的投資績效報告), 因為是REIT所以打算繼續凹單等降息, 看能不能有機會恢復配息; SID也是前年鐵礦石&鋼鐵價格大漲時買進的, 但沒想到鐵相關原物料會跌這麼低, 當時賭烏俄戰爭會結束+美國大基建價格會回漲結果等超久, 一樣繼續凹單持續等待; 至於ZIM就是繼續賭運價不會跌爛, 結果還是賭輸了XD 不過都跌成這樣佔資產比例也小了, 就打算繼續留著等下一次運價循環。

至於今年交易的部分, 首先是AAP, 當時是看公司股價便宜 + 美國汽車DIY零組件第四大廠商, 想說營收有持續成長應該沒問題, 就決定交易Sell Put賺權利金&看有沒有機會撿便宜, 沒想到公司的Q1財報獲利大減, 股價直接海洩下去...。

因為AAP本身營收還是有持續成長的, 只要業務重組得當提高毛利率, 想說股價還是會有重新回去的機會(當然越搞越糟也是有可能就是...), 後來有在低檔加碼了些, 會繼續觀望公司的業績狀況決定要不要繼續持有。

會投資ALB其實就是賭鋰電池的需求跟價格, 不過沒想到鋰價還繼續往下跌, 就看往後幾年電動車增加的需求是否能讓鋰價回升, 因為ALB是百年以上的老公司, 所以基本上除非發生什麼嚴重的大事件, 不然我應該還是會繼續持有。

MPW則是醫療的REIT, 因為升息的關係+部分租賃的客戶發生財務問題收不到利息, 目前就看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降息後恢復以前的高配息...。


選擇權交易檢討:

從去年做了選擇權估值模型後, 就一直在調整自己的選擇權交易策略, 基本上大方向策略就是先用自己做的投資網站找出大約100檔左右想要投資的公司, 然後每天跑cron job去尋找這100間公司有沒有凱利公式勝率高的合約, 在用Sell Put合約賺權利金&撿便宜以及Cover Call合約賺權利金。 

目前還是想繼續維持這樣的交易策略, 不過這次的銀行擠兌危機讓我更體會自己太低估行權風險了, 目前有在調整自己能接受最大的put行權金額, 之前是設定全部行權最多增加到槓桿率100~200%, 現在調整到50~100%以下, 並且也拉高了凱利公式門檻, 調整之前每個月差不多能賺75%~100%現在的本職收入, 現在直接降到30%以下了, 雖然權利金賺的少了, 但相對的更不用擔心黑天鵝帶來的風險。


至於Cover Call的部分, 從上面的交易紀錄可以看出, 為了賺權利金, 我放棄了超多未來的潛在報酬, 可是我自認自己超不會賣股票, 用Cover Call可以延遲我賣股的時間&找更好的價格, 像是下面幾次Cover Call讓我獲利頗豐&避免虧損:

  • KSS 買:24.92 賣:29 (已實現:16.4%) 現市價:28.68 (成本市價差: 15.1%)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 MPW 買:9 賣:10 (已實現:11.1%) 現市價:4.91 (成本市價差:-45.4%) Sell Put & Cover Call行權

MPW後來跌到了4.9塊, 等於我閃過了-45%的虧損; 而KSS在今年7月的29.1塊後就急速下跌, 最低到17.8塊(-28% drawdown), 讓我後來又有機會從低點加碼, 現在的未實現報酬也十分不錯, MPW我後來也在6.24塊重新進場, 讓我有機會用更低的價格在投資這幾間公司。

  • KSS 買:21 賣: (已實現:%) 現市價:28.68 (成本市價差:36.6%) Sell Put行權
  • MPW 買:6.24 賣: (已實現:%) 現市價:4.91 (成本市價差:-21.3%)

不過即便如此, 從比例上來說我因為Cover Call錯失的獲利也是大得多太多了(前面提到的NFLX被行權也是), 像是我抱了快2年的INTC, 從50塊進場到25塊加碼, 最後因為INTC這波漲得超快一下就被行權了, 兩年下來只獲利了7%, 不勝唏噓阿...。
  • INTC 買:36.9 賣:39.5 (已實現:7.04%) 現市價:50.25 (成本市價差: 36.17%) Cover Call行權

目前想改善的地方是, 如果要做Cover Call要更嚴格限制在自己期望的價格, 而且不要一次Cover一整批部位, 這樣至少被行權時, 還有機會思考要賣出, 還是繼續持有, 心理上也比較不會有錯失的不平衡...。


今年應該是個人檢討最多&資產波動最大(畢竟15%資產差不多時間變壁紙...)的一年, 希望這些經驗都能變成未來成長的養分, 早日達到財富自由的一天!  另外最後提一下今年回饋社會的部分, 跟往年一樣每月10%的薪資收入認養家扶國內外兒童, 今年還有額外一筆10W的土耳其大地震捐款, 也是為了感謝當年921土耳其的幫忙(雖然烏俄戰爭土耳其的立場不是很能認同, 不過一碼歸一碼就是...)。 也希望明年的自己有更多能力&行動力回饋社會~。



3 則留言:

  1. 謝謝您開發那麼多珍貴的工具、投資記錄及心得,受益良多。但有個有個問題想請教,針對虧損的標的,我看早期你的投資都有設停損單,但為什麼近期就決定繼續持有?知道您有提到他們都是基本面良好、持續成長的標的,所以才繼續持有,但是什麼心路歷程讓您改變繼續持有?或者真有什麼事件(如營收或獲利持續下滑)驅動才會考慮停損?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主要是以前設固定或移動停損單後, 會有一些情況導致在不預期的情況停損, 像是之前曾經遇到有基金胖手指事件, 當天大盤大跌可是收盤平盤的情況, 結果我的10%停損也是就被觸發到...後來就覺得這種固定停損單讓自己當盤子的可能性大增, 想說要停損就都自己人工判斷就好...

      畢竟自己主要還是以投資公司為主, 只因為下跌就賣出我覺得也不合理, 還是應該自己判斷到底要停損賣出, 還是低點加碼買進, 只能說各有優缺, 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停損停利方式就好~

      刪除
  2. 謝謝回覆及分享。因為自己也是採價值選股法也是想說既然已經是基本面良好且成長的標的為什麼要隨市場波動而停損,應該要有耐心。除非它自身的基本面真的變差很多。

    回覆刪除